“新疆每年有2450万亩以上的农田覆盖了地膜,但每年留在地里的残膜量达到了每亩16公斤。当地专家说,地膜残留问题如果不解决,再过5~10年,新疆将无地可种。“土地就是农民的饭碗,如果土地都被污染了,饭碗也就没了,地膜残留污染必须要得到有效遏制。地膜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使命与责任优德游戏app官网必须担当起来。”
回到广东,瞿金平院士带领团队结合长期的高分子产品制造技术研究,开始了地膜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
针对地膜污染防治难题,基于地膜污染防治迫在眉睫的形势,瞿金平院士团队提出“高强度全回收地膜”创新概念,力求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地膜,让它在服役期间不破,并能够全部回收,之后将其高值化地再利用起来。
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将高分子产品制造机械的共性核心装置螺杆挤压系统换成偏心转子挤压系统,原本高分子材料拖曳剪切流变加工的原理变成体积拉伸流变加工原理。
“剪切流变就像石磨磨细物料,会使塑料大分子链断裂;而拉伸流变就像擀面和面,塑料大分子链断裂很少,更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极端流变塑料的加工成型。”
瞿金平介绍,这项名为“体积拉伸流变塑化输运技术”的国际首创新成果彻底颠覆了传统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与传统技术比较,加工热机械历程缩短50%以上、能耗降低30%左右,物料适应性广,加工制品的性能大幅提高,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014年年底,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成功多层复合薄膜制造过程自增强技术,制造出了一种厚度与普通地膜相当、服役完成后可全回收的高性能环保地膜。